引言
在“十三五”时期,遵义市共实施了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了46037户198034人的搬迁工作。随着搬迁群众进入后续扶持阶段,从“搬得出”向“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转变,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成为搬迁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难题。
物业管理难题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作为脱贫攻坚时期的特殊扶贫安置房,面临着一系列物业管理难题。具体包括:
- 维修资金缺乏:缺乏相关政策规定,导致维修资金难以筹集。
- 物业管理费缺乏可持续来源:物业管理费用难以持续,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服务管理缺乏规范指导:物业管理服务缺乏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指导。
-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入住时间的推移,住房维修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安置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遵义市于今年2月底下发了《遵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多方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体系,推动安置社区治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凝聚多方力量,服务常态化
在正安县瑞濠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有序的车辆停放,展示了物业管理的成效。年过六旬的居民戴天旭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他说:“从老家搬出来后,生活变好了。”
探索与完善
遵义市在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方面大胆探索,包括:
- 规范物业管理:明确物业管理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 探索多元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解决维修资金不足问题。
- 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物业管理规范运作。
总结
遵义市在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管理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规范物业管理、探索多元投入、强化监督考核等措施,提升了搬迁群众的生活品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
遵义市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安置社区物业管理,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