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国家推出了多项移民搬迁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以下是对新政策的详细解读。

一、政策背景

1.1 易地搬迁的必要性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通过搬迁解决群众贫困问题,近年来,全国各省区易地搬迁安置区整体呈向上发展态势。

1.2 政策目标

新政策的目标是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确保搬迁群众在安置区安居乐业。

二、政策内容

2.1 安置区配套设施提升

中央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农村、就业、以工代赈和教育卫生等相关中央投资时,优先支持大型安置区配套设施提升完善。各省区市着眼县域这个关键切入点,分门别类靶向发力,增强搬迁群众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2.2 产业扶持

安置区引导易地搬迁人口积极参与所在县域生产服务环节或配套产业,使易地搬迁人口适度向园区、景区、城区集中。另一方面,安置区吸纳岗位需求较大、适应当地发展的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2.3 就业服务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搬迁群众中劳动力就业率超95%,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1人以上就业目标。部分安置区探索运用借地育才契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

2.4 劳务输出

部分安置区与省外劳务协作站、劳务公司等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依托省外劳务协作站、劳务公司等搜集岗位信息,同时开展招聘会、就业服务推荐。

三、政策案例

3.1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在当地,酿酒葡萄、枸杞、黄花菜以及肉牛、滩羊等多种特色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比重90%以上,对农民收入贡献率超过7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

3.2 安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安徽省天长市水库移民移创产业园发展等6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累计投入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资金46.1亿元,推动实施移民增收项目,有效增加移民收入。

3.3 南水北调移民生活新变化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蔡湾村,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巨大牺牲。自2014年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已为我国北方地区输送超600亿立方米的水,惠及沿线人民群众过亿。

四、总结

移民搬迁扶持政策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在政策的支持下,搬迁群众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