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武当山,这座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圣。然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武当山周边的许多村庄不得不面临搬迁的命运。本文将讲述武当山移民的故事,探讨传统家园变迁下,移民们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开启生活新篇。

移民背景

2009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推进,武当山周边的青徽铺村、龙王沟村、金花树村、桑树庙村等四个村庄的村民,面临着搬迁的困境。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体研究报告,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将初期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相应的移民迁移水位为172米。这意味着,水位在172米以下的村庄将全部被淹没。

离别与坚守

面对家园的变迁,39岁的李成国和1500多名世代生活在丹江口水库的村民,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移民工作中。他们离开故土,搬迁到武汉江夏金水办事处。然而,随着部分移民群众逐渐返回到武当山周边工作生活,李成国又义无反顾地只身回到武当山,驻点服务返迁的新江夏人。

驻站服务

在武当山工作站,李成国事无巨细地为返迁的新江夏人提供服务。他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12年的驻站工作,他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生活新篇

在新的生活环境,移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他们努力融入当地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武当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武当山移民的故事,是一段关于离别、坚守和适应的历程。在传统家园变迁的背景下,移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开启生活新篇。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适应环境、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