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五保”老人,他们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生活无法自理等原因,往往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本文将以桐城市青草镇铜锣村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集中养老的方式,给“五保”老人一个温馨的家。
一、背景介绍
桐城市青草镇铜锣村位于桐城市区西南部,是一个纯山区村,全村国土面积达18.4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大、地形条件复杂,平均海拔530米。全村户籍人口2700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5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将近一半,其中“五保”老人有20多位。这些“五保”老人享受政府兜底保障,但分散居住,村“两委”只有6个人,根本没办法照顾好他们。
二、集中养老的探索
面对这一现状,铜锣村党总支书记李根苗上任后,首先想到的是动员老人集中养老。他带着村干部一边挨家挨户走访,一边四处争取政策和支持。经过努力,他们找到了民政要项目、找对口帮扶单位化缘,最终投入100多万元,在村部旁边建起了一处特殊的集中安置点。
三、集中养老的成果
这个集中安置点虽然不是养老院,但老人们有自己的独立卧室、独立厨房,不想自己做饭可以吃食堂。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能受到24小时照顾,身体良好的还能就近做工赚点零花钱。近十年来,整个村庄的五保”老人都生活在这里,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 生活条件改善
集中养老后,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卧室、厨房,还有食堂供他们用餐。此外,门口就有卫生室、小卖部,方便他们日常生活。
2. 照顾质量提高
集中养老后,老人们的照顾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能受到24小时照顾,身体良好的老人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村“两委”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 社交圈扩大
集中养老后,老人们的社交圈也得到了扩大。他们可以和同龄人一起聊天、娱乐,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四、启示与建议
从铜锣村的集中养老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制定更加完善的养老政策,为农村“五保”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2.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养老服务机构应提高服务质量,关注老人的需求,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3. 加强社区养老支持
社区应发挥自身优势,为老人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总之,集中养老是一种有效的养老方式,有助于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借鉴铜锣村的成功经验,努力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