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态移民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较差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适宜居住的地方,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生态移民扶贫模式的创新实践,分析其政策成效与机制创新,以期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生态移民扶贫模式概述
1. 精准确定搬迁对象
在生态移民扶贫工作中,首先需要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我国采取“整村搬迁为主、零散搬迁为辅”的模式,优先将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较差的贫困村(组)纳入搬迁范围。
2. 精准确定安置方式
安置点的布局要遵循有利于城镇化、有利于移民生存发展的原则,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让搬迁农户就近分享城市资源,融入城镇生活。
3. 精准推进移民搬迁
尊重群众意愿,科学、精准确定移民搬迁对象户数和人数,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精准推进移民就业保障
基于移民劳动力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开展精准的订单式、针对性培训,促进移民劳务输出和就地就业相结合,确保每户移民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城镇就业。
5. 精准落实移民配套政策
整合资源,减轻搬迁户的自筹资金压力,解决好从哪里搬出、搬到哪里去、在哪里就业等问题,确保全面完成搬迁任务。
政策成效与机制创新
1. 提高贫困户补助标准
实行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助政策,破解“越穷越搬不动,越富越搬得出”的难题。在原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建房补助标准,每人补助2万元;非贫困户每人补助1万元。
2. 创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机制
提高贫困户补助标准,实行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助政策,破解“越穷越搬不动,越富越搬得出”的难题。
3. 健全生态脱贫成果拓展机制
将生态扶贫纳入国家中长期扶贫与乡村振兴规划,健全生态脱贫成果拓展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脱贫同乡村振兴协同机制,以及生态扶贫成果共建共享机制。
4. 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探索基于自然的生态文明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案例分析:南阳实践
1. 树立绿色减贫新理念
南阳市牢固树立绿色减贫新理念,将绿色发展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贯穿于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之中。
2. 创新绿色生态减贫模式
南阳市探索出多元化创新模式,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等,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一致。
3. 建立长效机制
南阳市建立健全生态扶贫成果拓展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脱贫同乡村振兴协同机制,以及生态扶贫成果共建共享机制。
总结
生态移民扶贫模式作为我国创新扶贫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化生态移民扶贫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