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作为典型的搬迁和劳务输出大县,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易地搬迁政策。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政策背后的故事与挑战,以及如何实现搬迁群众从“安居”到“乐业”的转变。
一、搬迁背景与政策
1.1 搬迁背景
山阳县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山阳县实施了易地搬迁政策。
1.2 搬迁政策
在“十三五”期间,山阳县共实施易地搬迁12472户52785人。政策旨在通过搬迁,让群众摆脱恶劣的自然环境,实现安居乐业。
二、搬迁过程中的挑战
2.1 群众心理适应
搬迁过程中,群众面临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心理适应成为一大挑战。如何帮助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成为搬迁工作的关键。
2.2 就业问题
搬迁后,群众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增收。如何帮助群众找到合适的工作,提高收入水平,是搬迁工作的重要任务。
2.3 基础设施建设
搬迁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保障群众生活的重要环节。如何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搬迁工作的重点。
三、搬迁后的生活改善
3.1 安居乐业
通过搬迁,群众实现了从“安居”到“乐业”的转变。以席粉青为例,她在家门口的山阳县致远工贸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每个月能挣将近4000元,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2 社区服务
搬迁后,社区服务不断完善。以十里铺街道高一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为例,便民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 教育资源
搬迁后,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以中村移民新区社区为例,新建的幼儿园为搬迁群众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总结
山阳县中村镇的搬迁工作,在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帮扶等措施,搬迁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开展搬迁工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