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境内河网密布,水库众多,是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历史原因,罗田县进行了多次水库移民安置,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罗田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详细解读罗田县库区移民后续帮扶政策,展现其在保障移民生活、发展生产、共建美好家园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确保移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罗田县高度重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将其作为保障移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每一位移民手中,罗田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精准识别,确保对象准确:罗田县移民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县各乡镇上报的原迁移民信息进行了多次公示,并抽调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协助乡镇干部逐村逐垸逐户调查核实,确保移民底数清楚、真实。

  2. 制定方案,明确发放流程:县移民局牵头制定了详细的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实施方案,明确了资金发放的时间、方法、程序、责任及纪律,确保发放工作有章可循。

  3. 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县移民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罗田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管理办法》,县监察局专门印发了相关文件,为后扶资金的发放提供纪律保障。

  4. 便捷服务,确保发放高效:罗田县选定县农村信用社作为发放移民直补资金的金融单位,并为每户(人)办理了“信合一卡通”,确保全县各地农民取款方便、快捷、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罗田县确保了每一位库区原迁移民都能按时领到后期扶持资金。例如,白庙河乡白庙河村的库区移民方海锋领到了首笔300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这充分体现了罗田县在保障移民基本生活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二、整合资金建设移民美丽家园: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罗田县在保障移民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探索整合资金,大力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旨在改善移民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1. 创新资金使用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罗田县采取“推磨转圈”模式,共扶持项目620个、筹集资金1.5亿元,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2.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修建村、组道路1067公里,解决了56个村、10000余人的饮水困难;规划“一建三改”2670户,规划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343个,完成低产田改造12000亩。

  3. 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新建泵站、拦河堰、鱼塘等水源工程200处,促进了库区及安置区农业发展;对村庄道路进行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实现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整洁。

  4. 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累计投入移民项目资金8500余万元,整合撬动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投资3.35亿元,累计完成152个移民美丽家园示范点建设,带动368个移民美丽家园创建点建设。

通过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罗田县在改善移民居住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凤山镇上石源河村通过对穿村主干道进行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实现了村庄道路的基本绿化、亮化,新建水利灌溉、饮水设施,光纤宽带、无线广播全覆盖,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创立后扶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科学合理贴近民生

为进一步加强移民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移民后扶项目“实施一项、见效一处、带动一方”,罗田县移民局创新性地建立了后扶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机制。

  1. 详细规定评审内容:要求对列入移民计划的所有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必须在项目背景、项目名称、实施内容、施工图纸、工程预算、组织形式、工期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2. 分级评审,责任明确: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实行分级评审。工程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后报移民局项目股备案;投资在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县移民局项目股评审;投资在15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移民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100万元以上的报市、省移民部门评审。

  3. 评审结果运用:对评审不合格的项目方案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