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资溪县高阜镇石陂村,一个位于江西省资溪县城郊的移民村,这里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村长曾坤山,作为这个移民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故事是无数移民村长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案例。
移民村的背景
石陂村,一个独特的“三三”人口结构村庄,三分之一本地人、三分之一移民、三分之一外地人。这样的结构使得曾坤山在处理乡风文明工作时,必须深入群众,了解各组村民的实际需求。
村长曾坤山的治理之道
积分治理助新风
曾坤山创建的资溪县首个村级乡村治理积分制,将乡风文明行为标准化、具象化。这种积分制让乡风文明工作可量化、有抓手,从而提升了乡村民主管理水平,激发了村庄活力。
深入群众,了解需求
曾坤山深知,要治理好一个村庄,首先要了解村民的需求。因此,他创新性地开展了每周二村民夜访活动,带领村两委干部、挂点镇干部一同走进村民家中,就群众关心的红白喜事操办标准、身边好人评选规则、房屋宅改、竹科技产业园征地拆迁补偿等事项征求村民意见。
修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在了解彩礼给村民带来沉重负担的实际情况后,曾坤山大力提倡零彩礼、低彩礼。他提出彩礼不超过5万元,非直系亲戚朋友随礼不超过200元,婚车不超过6辆,酒席控制6桌规模、每桌400元标准,治丧时间不超过3天等。
挑战与困境
尽管曾坤山带领村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移民村的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人口结构复杂
石陂村的人口结构复杂,不同背景的村民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分歧,这给村长的治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经济发展滞后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石陂村的经济相对滞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乡风文明建设
尽管曾坤山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语
曾坤山的故事,是一个移民村长面对挑战、勇往直前的故事。他的治理之道,为其他移民村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石陂村在曾坤山的带领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