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一片曾经被贫困和自然环境双重困扰的土地。然而,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的扶贫移民政策,右玉县成功改变了贫困的命运,共建了美好的家园。本文将深入剖析右玉县的扶贫移民政策,揭示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

一、政策背景

右玉县曾是山西省35个国定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众多,生存条件恶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右玉县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搬迁扶贫9653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移民搬迁工程

  1. 搬迁目标:解决因环境导致的整体贫困,实现易地脱贫致富。
  2. 搬迁方式:实施“百村万人大移民”工程,将贫困群众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
  3. 搬迁保障
    • 政府承担全部移民房和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
    • 对移民每人给予2000元购房补贴,对进城购房的每户给予5万到10万元补贴。

三、扶贫配套工作

  1. 特色产业:引导移民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业,开辟多种发家致富的新渠道。
  2. 金融扶贫: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移民创业。
  3. 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移民就业能力。
  4. 社会帮扶:组织志愿者、社会团体等参与扶贫工作,为移民提供生活帮助。
  5. 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范。

四、搬迁后的生活

  1. 就业保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帮助移民实现就业。
  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点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生活品质。
  3. 公共服务: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移民基本需求。

五、成功案例

  1. 威东移民新村:通过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绿色蔬菜,实现了村民增收。
  2. 康平村:以党建统领移民搬迁,建设宜居宜业美丽移民新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99元。

六、总结

右玉县的扶贫移民政策,通过实施搬迁工程、扶贫配套工作,以及完善搬迁后的生活,成功地改变了贫困的命运,共建了美好的家园。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