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风平镇320国道旁的龙昌移民村,不仅是全州最大的阿昌族自然村,也是芒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这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搬迁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变迁、挑战与希望的故事。
一、搬迁背后的原因
2008年,因弄另水电站建设需要,距离芒市城区70公里外的江东乡高埂田村的温乖、杏万、芒岭、小新寨、高埂田5个村民小组整村搬迁至龙昌移民村。这次搬迁,是因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需要,也是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二、搬迁前的困境
搬迁前,村民的生活环境极为艰苦。村子位于半山坡,不通路不通水,冬天寒风刺骨,雨天更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土坯房的不稳定性让村民生活在担忧之中。孩子上学、出门就医的不便,使得村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三、搬迁后的变化
搬迁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庭院小洋房,冬暖夏凉,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随着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龙昌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天然气进村入户,民房改造提升,雨污分离设施建设,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逐步完工。
四、产业扶贫与生活改善
为了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发展产业,芒市搬迁安置办自2010年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先后投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726.6万元。通过农业产业开发、移民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设施、移民新村建设等项目,咖啡、坚果、石斛、养牛合作社等产业项目蒸蒸日上。
五、移民村的未来
如今的龙昌移民村,已经成为芒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然而,面对未来,移民村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保持产业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移民村未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芒市风平移民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搬迁、挑战与希望的故事。它见证了我国在移民搬迁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提醒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关注移民村的可持续发展,让搬迁后的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