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移民村,一个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市羌纳乡的村庄,曾经是墨脱县门巴群众的生活家园。然而,随着国家移民政策的实施,这里的40余户居民在2013年整村搬迁至西嘎门巴村。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这个移民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蜕变为一个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边境小康示范村。

一、搬迁初期的挑战

搬迁初期,村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白玛丁增回忆说:“小时候在墨脱我们根本没有见过汽车这些交通工具,从村里到县里只能徒步,要走5天的时间。”搬迁后的西嘎门巴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条件艰苦。

二、法治意识的提升

为了帮助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羌纳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封硕和李冬雪,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他们开设文化夜校,开展《民法典》宣讲,设立冬雪妇女维权团,提供法律援助,帮助村民建立法治意识,成为知法守法公民。

三、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移民搬迁后,西嘎门巴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2015年3月,五户群众以每户入股5万元的形式成立了西嘎藏纸加工合作社。如今,藏纸传承人多登正在电脑前为即将印刷的藏文经书排版,展示着传统非遗的新活力。

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红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党员联户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民生难题。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绿化亮化工程提升村容村貌。如今的红旗村已蜕变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示范村,绘就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五、移民村的未来展望

红旗移民村的蜕变之路,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未来,红旗移民村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移民村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