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国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国家移民局与外交部作为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部门,联手推动了一系列跨国政策的新动向。本文将揭秘这些新动向,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政策解读。

一、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

近年来,我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持续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以促进中外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以下为政策优化要点:

  1. 延长停留时间: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10天,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2. 增加适用口岸:新增21个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人员入境口岸,政策适用口岸总数从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
  3. 扩大停留活动区域:政策适用省份总数从19个增加至24个,新增山西、安徽、江西、海南、贵州5省。

二、外交部回应“周五下班去中国”

近期,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来华旅行的图文和视频备受欢迎,“周五下班去中国”也成为国外社交媒体的新热词。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中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三、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四、10部门: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医保局、国家移民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五、国际移民日——“人才流动与融入”研讨会

国际移民组织(IOM)与全球化智库(CCG)和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北京举办“人才流动与融入”研讨会,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技术人才流动与融入的关键问题与意见建议。

总之,国家移民局与外交部联手推动的跨国政策新动向,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些政策将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