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安康市作为陕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移民搬迁工作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康市陕南移民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揭示政策背后的故事。
一、政策背景
自然灾害频发: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础设施落后: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扶贫攻坚需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陕南移民搬迁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二、政策实施过程
精准搬迁:通过逐户登记、逐户照相的集中摸底调查,摸清群众搬迁意愿和发展需求,全面盘清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底数。
规划布局:编制《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规划》,形成“51155”的空间布局规划体系,即到2020年,全市建成5个1000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社区,11个5000户以上社区,50个1000户以上社区,500个100户以上社区,力争实现80%以上的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到社区集中安置。
重点对象优先搬迁:始终坚持扶贫户、避灾户、特困户“三优先”搬迁原则,探索解决“夹心层”搬迁问题。
就业创业:采取“一区一策、一户一法”的增收致富办法,坚持市级统筹、县区安排、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覆盖到户、集中使用”的思路,逐社区、逐户配套产业,实行集约土地鼓励兴业、集成政策鼓励创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
创新社区管理:设立新型社区、融合型社区和挂靠型社区,积极探索加强服务管理的新举措,实施分类管理。
三、面临的挑战
搬迁资金需求:移民搬迁涉及资金量大,资金筹措和保障成为一大挑战。
安置点选址:选址既要考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又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就业问题:搬迁群众进入城镇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稳定增收,是关键所在。
社区管理:新型社区管理需要探索创新,以适应搬迁群众的需求。
四、成果与展望
搬迁群众生活条件改善:搬迁群众住进新居,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产业结构调整:搬迁群众参与产业扶贫,实现增收致富。
生态环境保护:搬迁减少了山区人口密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未来展望:继续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总之,安康市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搬迁群众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