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高考政策的调整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信息更新。本文将全面解读2017年高考政策的新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准备高考。
一、政策背景
1.1 政策调整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高考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2017年高考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1.2 政策调整目标
政策调整旨在优化高考制度,减轻考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政策新变化
2.1 考试科目调整
2017年高考实行“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
2.2 考试时间调整
2017年高考时间较往年有所调整,具体如下:
- 6月7日: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 6月8日:选考科目
2.3 录取方式调整
2017年高考录取方式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评价,部分高校实行“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
三、应对策略
3.1 提前规划
考生和家长应提前了解高考政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2 科目选择
考生在选择科目时,应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3.3 提高综合素质
考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录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3.4 应试技巧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掌握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效率。
四、案例分析
以下为2017年高考政策调整后的典型案例:
4.1 案例一:科目选择
某考生擅长数学和物理,对历史、地理等科目兴趣不大。根据自身情况,该考生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作为考试科目。
4.2 案例二:综合素质评价
某考生在高中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该考生凭借综合素质评价获得加分,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
五、总结
2017年高考政策调整对考生和家长提出了新的挑战。了解政策变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