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之间,生态环境脆弱,曾是贫困县之一。2012年,古浪县启动了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工程,将南部山区88个贫困村的62000多名群众搬迁至适宜人居的新村。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搬迁群众带来了生活变迁与挑战。
生态移民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分析
古浪县南部山区属寒冷干旱、半干旱高山地区,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放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贫困问题严重。为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古浪县启动了生态移民工程。
意义阐述
生态移民工程具有以下意义:
-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搬迁,减少对山区的过度开发,促进生态恢复。
- 脱贫致富:为搬迁群众提供新的生活和发展机会,助力脱贫攻坚。
-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当地农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生活变迁
住房条件改善
搬迁后,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告别了土坯房,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引导群众发展蔬菜大棚和牛羊养殖等产业,拓宽了收入来源。
教育医疗配套
新村庄配套了教育、医疗等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挑战与应对
挑战一:产业转型
习惯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山区群众,对新的产业模式存在顾虑。
应对措施
- 技术培训:请来农牧局技术员,从配土栽培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进行指导。
- 政策扶持:每个大棚补贴49800元,农户自筹的2万元可以享受3年贴息贷款。
挑战二:生活方式转变
搬迁群众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应对措施
- 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 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挑战三: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移民工程需要长期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应对措施
- 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恢复植被。
- 封山育林:加强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封山育林工作。
总结
古浪生态移民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搬迁群众也面临着产业转型、生活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等挑战。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技术创新等措施,古浪县在绿色转型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更多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