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村,一个位于成都龙泉山一带的古村落,见证了客家人从闽粤赣大迁徙而来的历史,也见证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个贫困村的绿色迁徙之路。
一、宝胜村的过去:农业村的困境
宝胜村,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90%以上的耕地都种植着草莓、丰水梨、葡萄、枇杷等优质水果,粮经比达1:9以上。然而,由于单家独户、各自为阵的种植模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村民收入降低,产业效益并不理想。2015年,村子成为了相对贫困村。
二、绿色迁徙:产业扶贫之路
为实现脱贫致富,宝胜村坚持强化一套科学机制、整合一批社会资源、建强一个支柱产业为主要路径的产业扶贫之路。
1. 科学机制:统筹规划,创造资源新价值
宝胜村通过科学规划,将农业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例如,引入葡萄种植产业,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还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体验项目。
2. 社会资源:整合资源,助力产业发展
宝胜村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引入企业投资,建设葡萄种植产业园,如根子源农场。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村民参与产业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3. 支柱产业:葡萄种植,绿色迁徙
葡萄种植成为宝胜村的支柱产业,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葡萄种植过程中,村民学会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实现了绿色生产。
三、时间见证:绿色迁徙之路的成果
经过不懈努力,宝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村内15户41人相对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宝胜村还获得了“国家级绿色村庄”、“国家级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四、未来展望:绿色迁徙之路的延伸
宝胜村的绿色迁徙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宝胜村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拓展乡村旅游项目,提升产业附加值,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1. 拓展乡村旅游项目
宝胜村将继续打造葡萄采摘、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带动村民增收。
2. 提升产业附加值
宝胜村将加强葡萄种植技术研发,提高葡萄品质,开发葡萄系列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
3. 绿色发展,持续增收
宝胜村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迁徙之路越走越宽广。